合时而做,因人而做

首页    合时而做,因人而做

-----谈丰联集团的员工培训

97年5月,丰联广场正式开业,丰联集团的员工队伍骤然扩大,物业管理、装修、保卫、清洁……各分公司、新的职能部门应运而生,对各种人才的需要也大有供不应求之感。虽然中国的劳务市场已相当开放,人源也充裕,但招聘来的员工常有人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而离去,给公司管理造 成不少困难。同时,丰联企业虽是集团的“老大哥”,却也感到“乏人可用”的压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提出了“将集团培训工作提到日上来”建议。

对于要不要搞培训,开始时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,主要有如下几种看法:

搞员工培训,公司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,在现今国内人才市场开放的情况下,员工随时可以态度职离开,这样,投入的一切不就白费了吗?

中国经历了特殊的过去,今天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,人们主要的问题是观念混乱、性格制扭曲、心态不平衡。职业素质偏低,这是大环境造成的,我们一家公司搞培训,怎能扭转大气候下的通病?

现在应付日常工作,已经一天忙得颠三倒四,怎么抽得出时间参加培训?

国内学来学去就这么两下子,有什么意思?要学就去外国,给我几个月的公假,拿着差旅补助,去美国、加拿大学习,我一定去。

为了摸一摸究竟搞培训有没有用,值不值得,我在去年9月讲了一堂“人际关系”课。虽然有人提醒我,在教材中哲学、心理学的比例太大,有可能很多人听不懂,但我抱着“试一试”的心情,还是照讲了。从各部门组织的三次讨论的记录来看,丰联人对学习知识是有兴趣的,探讨新问题也是踊跃的,说明了在我们公司推动培训是有基础的。

进入98年后,培训部的人员、设备逐步完善,工作纳入了轨道,对于今后培训工作的内容、形式、组织架构等都取得了共识,开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。在我们共同切磋、反复讨论的过程中,有些问题很值得拿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。下面我谈一谈关于作“为什么要做”,“怎么做”,“由谁来做”和“什么 时候做”这几个问题的看法。

一、为什么要做

 我在《丰联人》上发表了“敬业乐业,心态平衡”和“漫谈企业引以为耻”两篇文章之后,有一位年轻主管为当面对我讲:“作为老板,搞好企业文化,你多赚钱,当然对你有好处啦!可是跟我有什 么关系?”我欣赏他的勇气,更感谢的直率,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:对“我”有什么好处;也就是说,塑造企业文化,培养、训练员工的“自我动机”(self-motivation)是什么?我想用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:

如果你单纯地只是为了生存,打工挣饭吃,你怎么能在求职者众多的今天,人才渐丰的明天,确保自己的饭碗。

如果你是个自尊、自爱的人,你有多少本钱来支持你的信心,可以一直尊下去?如果你希望升级、加薪、最扎实、可靠的途径是什么?

如果成就感使你快乐,你如何能接连不断的获得它?

回答只有一个:不断充实、提高自己。

对公司来说,员工素质不断提高,公司内部凝聚力更强,运作更有效率,当然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就算花心血培养出来的员工一旦离去,带去的是健康时取的丰联精神,作为以社会的回馈,也是值得庆幸的。

何况,员工培训不仅会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与技能水平,而且也会促进公司上下级之间、各公司各部门之间、员工之间多种关系协调、健康的发展,逐步形成一个快乐的、高效的工作环境,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与认同感,从而有利于丰联各公司中工队伍的稳定和优秀有才的成长。在这种氛围中,真正优秀的员工也就不会轻萌去意了。

二、怎么做

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: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(包括职业道德)培训。

职业技能随着岗位的不同,需要也不同,例如打字、文书处理、簿记、会计、电脑应用、经理主管的组织技能、激励术、协调技能等,培训课会应各部门的不同需要,设计不同的内容来进行。

素质培训是全体员工、包括经理、主管、高级行政人员都需要的,其内容应能反映丰联人共同的追求,浓缩我们企业文化的精华并表达集团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。

进行素质培训是全体员工,如果心态是被动的、无奈的,以“端你的碗,受你的管”的心态,在“做不到就会被炒鱿鱼”的恐惧阴影下勉强自己去学,去做,相信做得会很表面、会很辛苦,最后也是做不到的。其实,要做一个可信、可爱、值得尊重的人,一个成功的、快乐的人,提高品格素质正是能往目标之路的基石。

我们希望在素质培训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动机的落脚点;找到现代文明和传统观念在自身的平衡点;找到处理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有效办法。请问:谁有资格来编这份教材?哪位专家学者能够全面了解我们面对的问题,并讲出适合每个人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?回答是:“没有一个人做得到”。另一个回答是:“大家可以做到”。因为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不能期望用一个永久性的标准答案来解决所有的具体问题,我们可以做的是尽量扩大人知的境界,提高自己思维的能力和品质,我认为培训的方法最好是沿用科学和认知的途径:提出问题→就问题涉及的范围学习知识→质疑、判别、试用这些知识→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→运用这一答案去解决具体问题→就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再质疑。

比方说,以“自律”为题的培训课,可以就“自律的内容是什么”,“为什么要自律”“自律到什么程度才是必要又不压抑人性”等问题进行学习,可以请专家教授来讲课,可以印发对这个问题论述精辟的中外作者的文章参考,也可以请学员中有独到见解者演讲,然后由学员试用这些知识一起讨论,找出多个“可供选择的答案”和选出自己的“最佳答案”,然后再提出该答案的不适用另一些实例,供大家讨论,最后由各组代表向全体学员发言,互相交流,寻求共识;找到慧见卓识。

这种学习方式在香港名为“活动教学”,在美国叫做“团体激励法”或“共同体”,被应用在有共同需求的人群中,成为一起学习共同勉励的效方法。这各“教师讲什么 ,学生就听什么”的传统教学法很不同,这里学员是主人,是提问者,也是作答者,是大家在一起“摸着石关过河”,结果过了河,也摸清了河的底细,更找到了下次过别的河的经验。

三、由谁来做

明白了“怎么做”,很显然“由谁来做”的答案就是:由全体员工,每个人来做,角色的分工会有些不同。

1、 培训部人员:是后勤、是教练、是组织者。

培训部要负责订计划,印发通告、讲义、参考资料,准备参考资料,聘请教师、讲员;发挥教练功能,及时综合讨论情况,提炼意见,搜集反馈,指引讨论方向,而作为组织者,要掌管考勤,订立制度,评核成绩,控制讨论气氛,编织学员的联络网等。

2、 经理和主管:是领导、是教师、是参谋、又是学员。

培训部用了一个明智的决定:以经理培训作为集团培训工作的开端,因为以后的员工培训全面展开时,各部门的经理就要领导本部门的培训工作,先当学员,才有能力组织好学员的课程。

经理培训的第一课,是由刘树榕副总裁主讲“怎样当一名出色的经理”。这个头开得好,给经理们做了一具好榜样。我们公司的经理人才辈出,各有千秋:有的善于教导培养下属、有的精于部门之间的协做、有的长于激励、鼓舞,也有的果敢决策、或条理井然,或快速高效等不同方面有独到的心得,把自己的特长加以总结,将心得与其他经理分享,使自己和别有都得益,这就是兼做教师的好处。

经理们在第一线领导员工直接面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,所以是公司中最了解情况的人,究竟培训应怎么搞才最好,经理们的意见是最可贵的,所以,他们应该是培训工作的好参谋。

3、员工:是学员、是实验员、是监督员,是教员。

 在员工培训课程中,学员应将所学到的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验证其可行性,然后提出新的问题,或经验心得,或对课程安排的意见,或改善建议,作培训部的监察员,同时,在学习过程中,遵行“能者为师”的原则,将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,承担教师的职责。

四、什么时候做

现在开始,并持续不断的做下去。

如果 我们承认“不断充实、提高自己”是一种持续的,无止境的需要,那么培训工作就不应该流于“搞运动”,一阵风的形式。

如果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已经成了广大员工的共同意愿,那么我们的员工培训就是“应天时顺民意”之举。公司花钱、出人、员工占用一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,共同把培训工作搞起来,做下去,收到实效,于公于私都可说是”有利无弊“。培训部组织的课程只是一块敲门砖,是个学习的开端。在课堂上,我们使疑问浮现,通过彼此启发,互相学习,学会寻求答案的方法,而真正的答案,还是要由自己去探索;阅读、思考、分析、交流、归纳、总结,这一切都是提高素质,丰富思维,经历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。希望通过学习和思考的习惯,在公司内形成一种的问题时可以无拘无束地在同事之间讨论、分析、互相交流的风气,从而形成一种我们丰联公司彼此诚信,互相协作,共同进取的企业文化。



2016年9月9日 04:10